2008/06/22

豪宅?

前幾天在在網路上亂晃,晃到了一個討論房地產的部落格,主題是在討論豪宅。有一個人說的話很值得玩味,他說現在台北市一堆豪宅,動輒就是用億元來計算,標榜的是生活機能佳,區段好,但是簡單的說也不過是公寓大樓的其中一戶,建坪未必比許多中南部的市井小民的住宅來的大。看看偶像劇裡的豪宅,都是位於市郊的透天別墅,有自己的庭園、driveway、游泳池,而不是把自己關在所謂四、五十坪的高級監獄。以前讀過一些文化研究,這樣的觀察是很有趣的,偶像劇是一種理想投射的產物,顯而易見,人們心裡面真的豪宅未必是信義區、大安區大坪數的公寓大樓、未必是仳鄰百貨商圈、車水馬龍的繁華地段,反而是一種能夠自由自主的悠閒生活。這只是一種共同制約的意識形態吧,在大都市裡工作的人除了工作在大都市,很自然的希望生活在大都市,離工作的地方愈近愈好。當然這沒什麼不對,只是當大多數的人開始都抱持這樣的想法後,自然房地產業便開始操弄集體意識型態,於是乎造就了所謂的信義豪宅、大安豪宅,價格拉高,物以稀為貴,這些地域不會變大,自然供不應求,於是貴還要更貴。唸過Sir Thomas More烏托邦的人應該還記得,"Utopia"在希臘文裡是兩個字的組合"no + place",但是以homophone(同音異型異義)來看,他音同"good + place"。我們現在很多人把烏托邦視為理想社會的同義辭,就是大多數人多用homophone來看待這作品所要傳達的意思。但是我認為這兩種解讀是並行不悖的,為什麼呢?烏托邦裡的人認為黃金鑽石沒什麼價值,反而是到處都能取得的水才是珍貴的寶物。因為烏托邦的人認為大地之母疼惜萬物,大量供給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所以黃金鑽石一類的東西自然最少。"no such place"只是一種allegory,這告訴我們烏托邦是個理想國、是個好所在"good place",但人類社會是不會有這樣的地方。

1947年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百業蕭條,人民購買力大幅降低,鑽石一度乏人問津,De Beers的一句"Diamond is forever"逆轉當時鑽石的不景氣,直到現在De Beer對他們成功的行銷還津津樂道。不禁要想,在到處都亟需基礎建設的時空環境,消費人們的浪漫情懷,行銷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意識形態,難道是人類的一種必要之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