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2

豪宅?

前幾天在在網路上亂晃,晃到了一個討論房地產的部落格,主題是在討論豪宅。有一個人說的話很值得玩味,他說現在台北市一堆豪宅,動輒就是用億元來計算,標榜的是生活機能佳,區段好,但是簡單的說也不過是公寓大樓的其中一戶,建坪未必比許多中南部的市井小民的住宅來的大。看看偶像劇裡的豪宅,都是位於市郊的透天別墅,有自己的庭園、driveway、游泳池,而不是把自己關在所謂四、五十坪的高級監獄。以前讀過一些文化研究,這樣的觀察是很有趣的,偶像劇是一種理想投射的產物,顯而易見,人們心裡面真的豪宅未必是信義區、大安區大坪數的公寓大樓、未必是仳鄰百貨商圈、車水馬龍的繁華地段,反而是一種能夠自由自主的悠閒生活。這只是一種共同制約的意識形態吧,在大都市裡工作的人除了工作在大都市,很自然的希望生活在大都市,離工作的地方愈近愈好。當然這沒什麼不對,只是當大多數的人開始都抱持這樣的想法後,自然房地產業便開始操弄集體意識型態,於是乎造就了所謂的信義豪宅、大安豪宅,價格拉高,物以稀為貴,這些地域不會變大,自然供不應求,於是貴還要更貴。唸過Sir Thomas More烏托邦的人應該還記得,"Utopia"在希臘文裡是兩個字的組合"no + place",但是以homophone(同音異型異義)來看,他音同"good + place"。我們現在很多人把烏托邦視為理想社會的同義辭,就是大多數人多用homophone來看待這作品所要傳達的意思。但是我認為這兩種解讀是並行不悖的,為什麼呢?烏托邦裡的人認為黃金鑽石沒什麼價值,反而是到處都能取得的水才是珍貴的寶物。因為烏托邦的人認為大地之母疼惜萬物,大量供給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所以黃金鑽石一類的東西自然最少。"no such place"只是一種allegory,這告訴我們烏托邦是個理想國、是個好所在"good place",但人類社會是不會有這樣的地方。

1947年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百業蕭條,人民購買力大幅降低,鑽石一度乏人問津,De Beers的一句"Diamond is forever"逆轉當時鑽石的不景氣,直到現在De Beer對他們成功的行銷還津津樂道。不禁要想,在到處都亟需基礎建設的時空環境,消費人們的浪漫情懷,行銷一種何不食肉糜的意識形態,難道是人類的一種必要之惡?

2 comments:

Survival Ferren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Paul's Blog said...

有時候想想也挺可怕的,馬上就要背負好幾百萬的房貸,扣掉房貸,算一算生活費也要花用不少,能否提前還清實在很難說。20年過去也差不多快退休了,不知道能否存夠養老金。

原本以為這可能是中國人的共通問題,因為我們常講"成家立業"、"五子登科"之類的,買房子對中國人來講像是每個人的人生志業之一。想說也許西方人不會像我們一樣,一定要有一棟自己的房子,沒想到之前跟一位瑞士朋友聊天,才發現即便是瑞士,大家也都面臨同樣的狀況,買個房子然後房貸背了大半輩子。我想這是東西方皆然的人生課題,對一般薪水階級來說永遠是個沉重的負擔。

只能說我們能做的只是選擇做一個快樂的薛西弗斯還是痛苦的薛西弗斯,一切唯心了!